2008海峡两岸食品论坛暨食品博览会 |
|
(2008-12-26 -2008-12-28) |
一、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资源和生产要素也在加速流动和重组。海峡两岸食品经济在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劳动力、资源、市场、管理等经济要素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和互补空间,蕴藏着比较经济利益。两岸食品产业如何顺应国际经济潮流,加强两岸食品经济要素的有效整合,开创两岸食品经济合作新局面,是当前海峡两岸食品界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 “海峡两岸食品论坛“旨在通过高端对话与交流,探索海峡两岸食品产业合作机制,深化合作层面,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,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、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实现优势互补、互利双赢,引领新一轮的食品经济发展潮流,推动海峡两岸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。 二、概况 (一)、名称 2008海峡两岸食品论坛暨食品博览会 (二)、宗旨 打造中国食品行业高端对话与交流平台 打造海峡两岸食品经济交流与合作平台 (三)、主题 协作·发展·共赢 (四)、时间 2008年12月26日――12月28日 (五)、地点 中国·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(六)、主要内容: 1、海峡两岸食品论坛 2、海峡两岸食品博览会 3、海峡两岸食品新品推介会 4、海峡两岸食品贸易洽谈会 5、海峡两岸食品企业家联谊会 6、“中国食品行业品牌排行榜”发布、推介 (七)、主办单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质量报社 中国作物学会特产委 (八)、执行机构 2008海峡两岸食品论坛暨食品博览会组委会 (九)、嘉宾 国家相关部委领导 省(市)政府领导 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 行业领导型企业家 台湾食品同业公会负责人 台商投资协会负责人 主流媒体负责人 三、定位 “海峡两岸食品论坛”着力打造海峡两岸食品行业年度对话与交流的高端平台。论坛以“协作·发展·共赢”为主题,基于海峡两岸食品经济发展的现状,从不同视角,解读产业政策环境、分析产业发展趋势,促进产业技术创新。论坛针对要素整合、品牌建设、国际竞争、渠道策略、资本运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,推动两岸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。 权威、前瞻、创新、实效是本届论坛的立足点。大会组委会将广邀政府决策部门、国际知名企业、行业管理组织、权威学术单位、主流媒体的高层人士汇聚一堂,深入探讨新经济形势下两岸食品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把握发展契机,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、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引领新一轮的食品经济发展潮流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 四、论坛议题安排 (一)主论坛:“海峡两岸食品论坛” 内容: 1、解读两岸食品产业政策环境 优化两岸食品产业合作机制 2、整合两岸食品经济要素 增强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论坛形式:拟邀请相关部委领导、省(市)政府领导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领导、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、台湾食品同业公会负责人、台商投资协会负责人、主流媒体负责人、权威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和探讨。(电视录播) (二)分论坛 海峡两岸食品论坛 之一:“产业分论坛” 内容:如何增强农业及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 1、创新现代农业科技与应用体系 2、创新农业产业化合作体系 3、创新农业现代市场建设体系 4、创新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 论坛形式:拟邀请相关部委领导、两岸农业专家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就海峡两岸现代农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、交流与探讨。 (专题报道) 海峡两岸食品论坛之二: “物流分论坛” 内容:如何构建食品物流供应链先进体系 论坛形式:拟由食品物流专家陈兵兵、张签名等作专题报告,邀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领导、业内知名企业家就食品物流供应链、渠道建设进行交流探讨。 (专题报道) 海峡两岸食品论坛 之三:“资本分论坛” 内容:中小食品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与策略 论坛形式:拟由食品产业投融资专家崔凯作专题报告,邀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领导、金融机构负责人就中小食品企业投融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。 (专题报道) 海峡两岸食品论坛 之四:“营销分论坛” 内容:营销变革---网络营销的策略与技巧 论坛形式:拟由知名营销专家、业内知名企业家、各行业网站负责人就食品网络营销进行交流探讨(网络直播)。 特别节目:《对话》“品牌与责任同行” 内容: 1、如何让品牌深入人心——企业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建设 2、食品安全与责任同在 对话形式:拟邀请相关部委领导、省(市)政府领导、食协领导、业内知名企业家、权威专家、主流媒体负责人就品牌建设与价值、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对话、交流。(电视录播) (三)配套活动 配套活动一: 内容:A主题招待晚宴 B企业家联谊会 配套活动二: 内容:A台湾食品业大陆特许经营(加盟)推介说明专场 B树立行业典范·强化品牌地位·传播品牌价值——“中国食品行业品牌排行榜”发布、推介活动 五、食品博览会 ·时间:2008年12月26日—12月28日 ·地点:中国·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·展示范围: 1、食品类:饮料类、糖果饼干类、烘培食品类、休闲食品类、罐头食品类、乳品类、蜜饯类等; 2、茶叶类:福建乌龙茶(安溪特观音系列、大红袍、武夷岩茶、白牙奇兰茶等)、台湾乌龙茶、绿茶、红茶等; 3、烟酒类:烟草业、白酒、洋酒、啤酒、葡萄酒、黄酒果酒、保健药酒、; 4、民生食品类:大米类、面食类(包括方便面系列)、食用油类、肉制品类、冷冻食品类、海(水)产品类、调味品、蔬菜类(包括民生超市、冷冻脱水等蔬菜企业经销商等)、新鲜水果(包括地区性水果)、干果等; 5、保健品类:专业性功能食品、营养保健品(包括滋补品、保健饮品、保健医药品、鲜汁、药膳)等; 6、食品机械类:烹饪设备、烘烤设备、饮料(啤酒)机包装机、喷码热缩机、包装容器、包装材料、冷冻冷藏设备、肉类加工设备、食品添加剂、原辅料等; 7、现代农业与科技成果展示:现代生物工程技术、有机农业技术展示推广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等。 8、台湾馆 9、中华老字号 六、参展要求及程序: 要求 1、参展单位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、生产许可证、卫生许可证、质检报告,并向组委会提供以上证照的复印件。 2、向组委会提供详细的参展产品名录。 参展程序: 1、申请单位认真填写回执并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委会办公室; 2、组委会在收到回执后,将于十日内寄出参展细则。 3、申请单位在参展合同签订一周内将参展费用汇至组委会指定账户,并将银行汇款回单传真到组委会办公室。 联系方式:电话:0592-2990022 15860747201 联系人:胡军彬传真:0592-2990030 2990031 E-mail:baihuli2009@163.com 地址:厦门市湖滨西路9号亿力大厦12C 邮编:361000 网站:www.haibow.com
|
|
|